銀聯狂燒錢尋求突圍
在6月大規模補貼移動支付用戶后,銀聯又開始“燒錢”了。這次是銀聯云閃付與Apple Pay在北、上、廣、深四地與部分商戶合作,只要在制定商戶用Apple Pay銀聯卡支付就可獲得5折優惠。在移動支付領域,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巨頭的市場份額截至去年底已經占到了92%,在這樣的環境下,雖然銀聯從未停止過爭奪移動支付市場蛋糕的努力,但在業內人士眼里,由于云閃付在2015年剛面試的時候沒有抓住機會,所以銀聯現在發力推廣或者為時已晚。
銀聯頻頻燒錢圈用戶
7月18日至24日,銀聯云閃付與Apple Pay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四地與部分商戶聯合發起優惠活動,只要在制定商戶用Apple Pay銀聯卡支付就可以獲得5折優惠。除了與Apple Pay合作之外,多家銀行都參與了這次活動的積分優惠。這也是銀聯繼今年6月2日之后,再次大規模補貼移動支付用戶。
實際上,7月19日京東金融北京銀聯共同推出京東閃付,也是基于銀聯云閃付提供的支付方式,只是支付渠道不同。
“今年主要目標是擴展市場,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活動推出。”銀聯一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。而根據銀聯最新數據顯示,全國已具備非接觸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終端占比近七成,支持云閃付的活躍終端超過1000萬臺。
今年以來,銀聯燒錢動作頻頻,大有當年“微信支付日”和“支付寶日”大戰時的魄力,但銀聯能否通過復制燒錢模式奪得更大的移動支付份額,卻未可知。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“2017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”顯示,截至去年四季度,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巨頭的市場份額更為集中,分別為55%和37%,兩者合計占比達92%。這意味著,其他眾多支付企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僅約為8%,這其中就包括了銀聯。而根據艾瑞統計最新數據,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,“雙寡頭”的市場占比上升仍在繼續,其中,支付寶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.2%至54%,騰訊財付通同比增長1.7%至40%。
截至目前,記者從銀聯方面了解發現,即使是在官方層面,銀聯也沒有披露過任何關于自身移動支付的市場占比數據,也沒有披露過預期目標。
用戶粘性不高
成銀聯死結
為了爭奪移動支付市場份額,銀聯在頻繁發力,但業內人士卻認為,雖然微信和支付寶在圈地二維碼支付市場的初始階段,燒錢補貼用戶的確為雙方迅速加快了用戶積累的過程,但支付寶和微信之所以能成功,主要原因卻并不僅僅是燒錢。
“盡管已經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支付場景,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優勢, 雙寡頭 仍在不斷培養用戶粘性、開拓新的支付場景以鞏固行業地位。” 艾瑞金融研究團隊李超表示,以微信、QQ為入口的財付通能夠更好地辨別用戶身份,對用戶的人際和社交關系進行梳理,支付寶的優勢在于與金融業務的相關度更高,有助于促進商家和用戶的雙向積累。這些對“雙寡頭”的市場份額趨穩都起到支撐作用。
相比之下,銀聯卻并沒有支付之外的其他基礎作為支撐,也正因與此,銀聯才采取了不同于微信和支付寶的策略,不主推二維碼支付而是主推NFC閃付。與二維碼支付不一樣,閃付不需要聯網也不需要打開某個APP操作,只要綁定了具備閃付功能的銀聯卡后,消費者用手機接觸即可完成支付,可見銀聯閃付無論是從效率還是從安全性來說都不差,但在開拓市場方面卻不盡人意。“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缺乏場景。”一位接近銀行業的資深研究員對記者表示,“首先,無論是銀聯自身推廣還是結合Apple Pay,都沒有真正找到合適的切入場景;再者,不少商戶和個人其實仍不熟悉閃付的操作;更重要的一點是,閃付在2015年剛面試的時候沒有抓住機會,實際上是都還沒來得及推廣就已經過時了,現在才推廣更是為時已晚。”
而根據記者隨機走訪調查也發現,不少小商戶能使用掃碼支付但卻不懂使用銀聯閃付,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“知道閃付,但除了有優惠的時候都很少使用”。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薛洪言對記者表示,銀聯云閃付的關鍵問題在于忽視用戶習慣,目前二維碼支付已經滲透了越來越多的場景,即使有優惠吸引,銀聯要改變用戶習慣的阻力也較大。